通訊員 朱勝偉 譚羅敏 陸巍
秋風吹過大地,,塔里木盆地北緣的阿克蘇地區(qū)沙雅縣,,192.6萬畝棉田迎來了豐收季,。在一望無際的棉田間,,嘉興援疆企業(yè)沙雅缽施然智能農(nóng)機有限公司生產(chǎn)的采棉機正在穿梭,,它們將豐收的喜悅傳遞給勤勞的人們,。
和田間一樣忙碌的,是缽施然公司的售后部,,100多名售后員工時刻為采收忙碌著,。他們是一群棉田里的守望者,用快速響應(yīng)服務(wù)和精湛的維修技術(shù),,有力地保障了棉花生產(chǎn)的高度機械化,。
膜下滴灌、無人機授粉,、鋪膜,、采棉機采棉……在新疆廣袤的田地上,,隨著機械化、智能化水平的不斷提高,,棉花種植的勞動強度逐年降低,,生產(chǎn)效率卻大幅提升,百姓的日子越過越紅火,。
近日,,記者跟隨缽施然公司售后部員工趙越的腳步,實地感受新疆棉花采收機械化背后的嘉興援疆力量,。
“機器24小時采棉花,,我們24小時待命”
——上午10時15分,缽施然公司售后部
接電話,,填制派工單,,領(lǐng)取備件,車輛調(diào)度……因為與嘉興有兩個多小時的時差,,上午10時的沙雅剛剛進入工作狀態(tài),,但缽施然公司售后部早已是一派熱火朝天的場景。
“沒辦法,,采棉季就是這樣,,機器是24小時采棉花,我們24小時待命,?!钡攘艘豢嚏姡瑒倧纳弦粋€維修現(xiàn)場趕回來的趙越,,小跑著來到記者面前,,抱歉地解釋道。
他的深藍色的工裝上滿是灰塵,,頭發(fā)毛躁,,眼睛布滿血絲,忙碌的身影中透露著疲憊,,“每年9月中旬到11月中旬是我們最忙的時候,,不是在趕路,就是在棉田里修機器,?!?/span>
“你來企業(yè)幾年了?哪里人???”
“算起來已經(jīng)三年了,我是沙雅本地人,?!?br style="box-sizing: inherit;"/>
“這么近,,回趟家很方便吧?”
“哪里有這工夫啊,,每天七八個工單沒停過,。”
“那家里的棉花采完了嗎,?”
“今年種了400畝地,,兩天就采完了,真是多虧了采棉機,,機械化真是大勢所趨,!”
簡短的寒暄,,打開了趙越的話匣子,。
三年前,還在深圳做汽車維修工的切創(chuàng)總趙越,,聽說老家觀主體新投產(chǎn)了一家從嘉興引進的采棉強側(cè)機制造企業(yè),,正在招收機器維修人員。在看準農(nóng)業(yè)生產(chǎn)機械化趨勢后,,他毅然辭職回到沙雅加入了缽施然公司,。盡管有這樣的預(yù)判,但棉花種植機械化發(fā)展之快,,還是遠遠超出了他最初的設(shè)想,。他算了算,從春種到秋收,,家里的棉田已實現(xiàn)了全程機械化,。
往年每到采棉季,浩浩蕩蕩的采棉大軍就坐著火車來到新疆采棉花,,這樣的場景讓趙越記憶深刻,,“以前我們家還只有200畝棉田,但也要托人從全國各地請來二十來個拾花工,,他們要從10月份忙到快過年,,才能勉強采完。這樣算下來,,現(xiàn)在一臺機器能頂上一支采棉大軍,。”
“只要肯干肯吃苦,,天山南北遍地是黃金”
——中午11時50分,,托依堡勒迪鎮(zhèn)
“156號車,托依堡勒迪鎮(zhèn)阿克勒克村,,領(lǐng)好備件我們馬上出發(fā),?!?br style="box-sizing: inherit;"/>
中午11時20分,還來不及喝口水,,又一個工單派送到了趙越的手機上,。用手機APP精準定位到機器的確切位置后,他算了算時間,,“20公里,,50分鐘吧,距離不算遠,,最遠去過沙雅縣的哈德墩村,,要170公里呢?!?br style="box-sizing: inherit;"/>
此時,,沙雅的陽光正烈,湛藍的天空下胡楊林隨風婆娑起舞,,滿目都是醉人的金黃,,繁密的紅柳自由綻放,燦若紅霞,。記者正想掏出手機拍下沿途風景,,但車子突然顛簸起伏,讓拍攝難度陡然提升,。
皮卡在鄉(xiāng)間小路顛簸前行,,忽而左右搖擺,忽而上下彈跳,,大家仿佛坐上了手搖船,。“開了差不多半個小時,,我們已經(jīng)到了托依堡勒迪鎮(zhèn),!”趙越從兜里拿出手機看了看,然后看著窗外淡定地說,,這樣的路,,他們早已經(jīng)習慣了,一天少的時候要跑300公里,,多的時候要跑個七八百公里,。
不一會,小道兩旁的風景變了樣,,棉田開始肆意綿延,,田里鮮見人影,倒是隨處可見采棉機正在辛勤作業(yè),。
看著游走在棉田間的機器,,趙越笑著說,,他是棉花采收機械化的“見證者”,“以前請拾花工,,每畝地人工費就要800元,,這還不算來回車費和吃住的錢。而機器不怕苦,、不怕累不休息,,成本只要人工的四分之一?!?br style="box-sizing: inherit;"/>
一組數(shù)據(jù)很好地印證了棉花采收機械化的高歌猛進:缽施然采棉機連續(xù)兩年保持400臺以上的銷量,,采棉機總銷量超過1200臺;企業(yè)從2018年投產(chǎn)時的產(chǎn)值8000萬元,,到今年總產(chǎn)值預(yù)計突破5億元,;今年沙雅全縣種植棉花192.6萬畝,棉花機采率已超80%……
棉花機采率大幅提升之后,,趙越和家人還發(fā)現(xiàn)了一個致富門路,,“我姑父2019年和2020年分別入手了一臺缽施然的三頭采棉機,一臺負責自家采棉花,,一臺給別人家采棉花賺錢,用不了幾年,,就能把成本收回來,。”
望著白花花的“棉?!?,趙越感慨道:“只要肯干肯吃苦,天山南北遍地是黃金,?!?br style="box-sizing: inherit;"/>
“我們快一點修好,他們就能多賺些錢”
——下午1時33分,,阿克勒克村
一路顛簸到達阿克勒克村,,時間已經(jīng)過去了近一個小時,記者只覺得渾身像散了架,,但聽到的對話卻讓人十分“意外”,。
“你們來得這么快,服務(wù)到位的,!”采棉機駕駛員羅濤看到維修人員風塵仆仆趕來,,馬上熱情地打起了招呼。
“今天的路好走,,還算順利,!我們現(xiàn)在就開始維修吧,!”話音剛落,趙越已鉆進采棉機里搗鼓起來,。
“4根皮帶斷了,,2寬2窄,換一下就好,?!苯o出故障“診斷書”時,已是下午1時13分,,太陽從厚厚的云層里鉆了出來,,高懸在頭頂,雖是13攝氏度的室外溫度,,但狹小的車廂封閉又悶熱,,不一會兒,趙越已是滿頭大汗,,但依然順利地換好了皮帶,。
“趙越,又有問題了,,機器不能打包,。”20分鐘后,,工友再次向他發(fā)出求助,。“再仔細檢查一下,,要把所有問題都解決掉,。”趙越又一頭扎進了車廂,,提醒著工友,,“我們快一點修好,他們就能多賺些錢,?!?/span>
維修完,守候在旁的羅濤拿起手機向老板匯報情況,,手機殼上“拼搏”兩字格外醒目,,“現(xiàn)在機器正是掙錢的時候,你們修得快,,我就掙得多,,太感謝了!”看到滿頭滿身都是灰的趙越,他連連道謝,。
趙越和工友們笑了笑,,然后互相拍打著身上的灰,“今年棉花價格高,,一畝地能掙個千把塊錢,,我們家400畝地,光棉花就能有四十來萬年收入,。真的是靠著這朵‘幸?;ā覀兊娜兆釉竭^越幸福,?!?br style="box-sizing: inherit;"/>
沃野之上,維修好的采棉機繼續(xù)前行,,一朵朵棉花被快速抓進機器的“腹”中,,在進一步壓縮后便吐出一個個打包好的金黃棉墩,黃色塑料外殼緊裹著被壓實的棉花,,仿若在田間下了一個個“金蛋蛋”,。
下午2時18分,再次響起的采棉機轟鳴聲,,奏響的是一曲豐收之歌,!
閱讀量:3864
閱讀量:3973
閱讀量:3958
閱讀量:22228
閱讀量:40897